過去許多校園或企業運動會,會以籃球、羽球、大隊接力或拔河為主要競賽項目,但這些活動常出現「強者恒強」的情況,讓部分員工難以參與,甚至有時因競爭過於激烈而導致受傷,反而失去了團隊凝聚的初衷。
近年來,「美式躲避球」逐漸成為企業運動競賽的新寵,它以高互動性、低門檻和趣味性為特點,不僅能讓不同年齡與體能的員工共同參與,還能藉此提升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,達到真正的 Team Building 與凝聚效果。

什麼是美式躲避球?
美式躲避球(Foam-Dodgeball)與台灣熟悉小學進行的傳統單球制躲避球不同,美式躲避球採用 6 顆柔軟的泡棉球,比賽場地通常在室內球場或大型運動空間、展覽館等地進行。
其特色包括:
-
安全性高:泡棉球擊中身體幾乎不會造成疼痛,適合所有人參與。
-
規則簡單:上場前 10 分鐘即可學會基本規則,輕鬆投入比賽。
-
節奏快速:場上同時有多顆球流動,讓比賽過程刺激、熱鬧。
-
團隊策略明顯:需要分工合作,如進攻、接球、防守,與職場中的協作概念高度契合。
為什麼美式躲避球比傳統競技更適合企業競賽?
1. 零運動基礎也能輕鬆上手
以籃球比賽為例,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,例如運球、投籃或防守技巧,若員工缺乏相關經驗,往往變成少數人主導比賽、其他人只能在場邊觀看。
相比之下,美式躲避球幾乎不需要技巧,透過簡單的傳球、閃避和接球,每位員工、成員都能輕鬆參與,讓活動真正做到 「全員投入」。
2. 安全性高、降低運動風險
籃球場上難免有碰撞、扭傷或跌倒的風險,對企業或校園體育競賽而言,安全問題是活動策劃的重要考量。
美式躲避球採用柔軟球體,衝擊力低,適合各種年齡層與體能狀態的員工,能 有效降低運動傷害風險,同時保有比賽的刺激感與趣味性。
3. 團隊協作取代個人英雄主義
傳統運動競賽比賽容易出現「球技好的員工」成為焦點,而其他人因缺乏技術而無法參與。
但在美式躲避球中,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觸,團隊成員之間必須互相協作、分工,有人負責攻擊,有人負責接球防守,只有團隊整體配合得好,才有機會獲勝。這與企業專案的團隊精神高度契合。
4. 比賽時間彈性、流程高效
傳統運動賽事每場通常需要 20 分鐘以上,而美式躲避球可設計 3-5 分鐘一局,靈活安排多場比賽,讓 更多員工能輪流上場體驗,增加活動的參與度與熱鬧感,同時降低疲倦帶來的受傷風險。
5. 活動氛圍更熱鬧、更有趣
比起籃球、排球等對抗性,美式躲避球的比賽氛圍更輕鬆,場邊員工也能參與加油、指揮戰術,甚至加入趣味任務(如「特殊角色救援回場」遊戲規則)。這種 趣味與互動兼具的運動模式,更能讓企業活動成為員工期待的年度亮點。
美式躲避球的 3 大企業價值
1. 促進跨部門交流
不同部門員工混合編組,有助於打破日常工作中的隔閡,快速建立熟悉感與合作默契。
2. 培養臨場決策能力
比賽中需觀察場上動態、制定策略,這種「隨機應變」的能力與職場挑戰如出一轍,有助於鍛鍊員工的決策與溝通技巧。
3. 提升品牌形象與員工幸福感
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舉辦富有創意的運動會來塑造正向文化,美式躲避球既新穎又安全,能帶來與眾不同的參與體驗,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團隊文化的重視。
如何規劃一場適合企業的美式躲避球競賽?
1. 設計專屬賽制
可根據參與人數與場地,設計循環賽、積分賽或混合趣味賽制。
2. 增加趣味挑戰
例如「領隊護送任務」「接球救回隊友」等規則,讓比賽更富娛樂性與觀賞性。
3. 搭配專業教練與主持
由專業教練進行熱身與規則講解,並由主持人帶動現場氣氛,能讓活動過程更順暢、充滿活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