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項從小接觸的運動,開啟人生的不一樣
1998 年的夏天,一位 12 歲男孩在全國躲避球賽上揮灑汗水,那年擔任隊長的他率領隊伍闖進全國賽總決賽,卻在最後失利落敗,但也種下了對躲避球的熱情。這場比賽的眼淚並不是句點,而是他人生躲避球故事的序章。這位男孩就是現任中華民國美式躲避球協會理事長—李承安。
躲避球選手與教練之路:堅持 20 年的熱血旅程
李承安沒有因挫折而停下腳步。即使在學業與工作的交錯中,他仍長年參與傳統躲避球賽,代表台北市與中華隊出征各大比賽。
他曾帶隊奪得全國亞軍、在香港盃贏得銀牌,並獲頒「全港最佳攻擊手」稱號。多年累積的比賽經驗,使他從一位亞洲區的菁英選手,逐步轉型為教練與推廣者,在台灣與香港的躲避球圈建立深厚影響力。

引進美式躲避球:在香港啟發、台灣落地
2019 年,李承安因生涯轉折移居香港,首次接觸風靡歐美的「美式躲避球(Foam Dodgeball)」。這種使用多顆柔軟泡棉球的玩法,速度快、趣味高,且安全性高,非常適合推廣到各年齡層。
他驚訝地發現,童年熟悉的躲避球,其實可以擴展成更現代、娛樂與教育兼具的運動形式。
帶著這份啟發,他於 2021 年返台創立中華民國美式躲避球協會,致力推動這項運動在台灣生根發展,成為台灣推廣美式躲避球的關鍵推手。
從零開始推廣:創建團隊、教學制度與推廣理念
剛起步時,推廣工作幾乎從零開始:無教材、無資源、也沒有固定場地。但李承安始終相信——
「人生就像一場躲避球賽,困難來時,我們可以選擇迎接或逃避。」
他選擇迎接挑戰,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摸索、學習、創建制度,並持續在全台各地舉辦美式躲避球體驗營與訓練課程。這項運動一次使用 6 顆球進行攻防,極度講求團隊合作、默契與戰術執行力,不只是運動,更是一門深度的溝通與信任訓練。
躲避球如何影響教育與企業:啟發年輕人與領導者
李承安也將躲避球推廣到校園與企業,作為品格與領導力培養工具。他強調誠實(美式躲避球採誠實制)、合作與挑戰精神,這些價值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與職場人士。
在大學校園中,他擔任指導老師,協助學生透過比賽學會默契與紀律;在企業中,他則以顧問與講師身分設計團隊培訓課程,運用躲避球進行領導力與團隊動能訓練。

融合運動與人生哲學:用球場經驗帶領人生
對李承安而言,躲避球不只是運動,更是他人生觀的投射。
「當每一顆球迎面而來時,就像迎接生命的挑戰。」
他鼓勵大家勇於面對壓力與改變,在人生中如果遇到困難,即使偶爾選擇逃避也無妨,因為下一次挑戰來臨時,我們已經有了之前的經驗,因此會更有準備。這份態度,也成為他帶領團隊時的核心信念——相信每個人都有接住機會、翻轉局勢的能力。
興趣可以成為志業,運動可以改變人生
從小學球員到推廣台灣美式躲避球的先驅,李承安用真實經驗證明:興趣可以成為志業,運動可以改變人生。現在,他將持續帶領台灣美式躲避球運動發展,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堅持與毅力。

